CN / EN
  • Follow Us:       
  • News / Activities活动资讯

    2025年平面微电极阵列(MEA)技术与神经退行性疾病检测技术分享会圆满成功

    9月25日,2025 年平面微电极阵列 (MEA) 技术与神经退行性疾病检测技术分享会在西安交通大学创新港校区顺利举行。此次会议聚焦 MEA 技术与神经退行性疾病检测前沿,为相关领域科研人员搭建起技术交流、经验分享与实践学习的优质平台。


    技术交流会首先由Bio-Gene (进科驰安) 产品经理刘祖梅开始。她以“MED64 平面微电极阵列记录系统原理及应用”为主题,详细解读该系统作为完整易用的离体细胞外场电位研究工具,在硬件、耗材到分析软件方面的全套解决方案优势,结合实际案例展示其在急性脑片、培养神经细胞等样本检测中,在突触可塑性、类脑器官、光遗传学及药物筛选等领域的广泛应用。随后,她围绕 “PA-QuIC 在蛋白聚集检测中的应用” 展开分享,深入剖析 RT-QuIC 技术高灵敏度、高特异性的特点,阐述其在朊病毒病、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并重点介绍德国 BMG LABTECH 公司 PA-QuIC 系列仪器如何进一步提升检测通量与效率,为蛋白错误折叠研究提供技术支撑。






    接下来,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法医学院李旭辉副教授带来 “MED64 多通道场电位记录在突触可塑性和慢性痛研究中的应用” 技术交流分享。他指出,突触可塑性的长时程增强 (LTP) 是学习记忆和慢性痛的中枢机制,而 MED64 系统凭借记录稳定、可长时间检测且高通量记录的独特优势,成为研究该机制的有力工具。李旭辉副教授还分享了团队利用MED64技术取得的成果:成功解析不同类型突触可塑性 (pre-LTP、post-LTP、LTD、synaptic tagging) 的分子机制,探明不同物种 (小鼠、大鼠和树鼩) 中突触可塑性参与慢性痛和学习记忆调控的中枢机制,并通过研究药物对 LTP 诱导或维持阶段的影响,筛选出具有镇痛作用的药物,相关成果已发表于 Brain、Neuropsychopharmacology、JNS 等国际顶尖期刊,为临床治疗提供了重要科研依据。






    下午 14:00-16:00,会议进入实操演示环节。Bio-Gene (进科驰安) 的技术人员现场开展 MED64 多通道场电位记录系统实验操作演示,分为脑片样本制备及 EPSP 实验演示、神经元及类器官 spike 实验演示两部分。演示过程中,Bio-Gene 技术人员详细讲解实验步骤、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参会者近距离观看实验流程,直观感受技术实操细节,参会者还积极提问交流,深入探讨实验中的关键技术问题。此次实操演示不仅让参会者更直观地掌握 MED64 系统的应用方法,也进一步推动了 MEA 技术在科研与临床领域的应用落地,为相关领域后续研究注入了新动力。












    本次平面微电极阵列(MEA)技术与神经退行性疾病检测技术分享会圆满成功,期待下一次分享会再相见!

    欢迎关注进科驰安官方微信(微信公众号:Bio-Gene)

    回复:med64,查看更多相关视频

    长按/扫描以下二维码可识别关注公众号

    图片

    广州进科驰安科技有限公司
    Bio-Gene Technology Ltd.
    热线:176 2009 3784
    www.bio-gene.com.cn
    marketing@bio-gene.com.cn
    香港 北京 上海 广州